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

唐代陈子昂

苍苍丁零塞,今古缅荒途。
亭堠何摧兀,暴骨无全躯。
黄沙幕南起,白日隐西隅。
汉甲三十万,曾以事匈奴。
但见沙场死,谁怜塞上孤。

译文

苍苍丁零塞,今古缅荒途。
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,从古至今道路荒僻遥远。

亭堠何摧兀,暴骨无全躯。
岗楼哨所多么颓败孤立,将士们暴尸荒野没有完整躯干。

黄沙幕南起,白日隐西隅。
漫天黄沙起于大漠之南,灿烂的太阳隐没在西边。

汉甲三十万,曾以事匈奴。
汉王朝曾派遣了三十万士卒,来到此地与匈奴族战斗。

但见沙场死,谁怜塞上孤。
只见他们纷纷战死沙场,有谁来怜悯边疆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?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11-212
2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3-25
3、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1-59

注释

苍苍丁零塞,今古缅(miǎn)荒途。
苍苍:旷远迷茫的样子。丁零:古代北方种族名,曾属匈奴。塞:边疆要害之处。

亭堠(hòu)何摧兀(wù),暴骨无全躯。
亭堠: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。摧兀:颓败孤立的样子。

黄沙幕南起,白日隐西隅(yú)
西隅:西边。

汉甲三十万,曾以事匈奴。

但见沙场死,谁怜塞上孤。
上:一作“下”。孤:指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。

参考资料:

1、 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11-212
2、 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3-25
3、 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1-59

组诗边塞感慨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苍苍茫茫的丁零族要塞,从古至今道路荒僻遥远。岗天哨所多么颓败孤立,将士们暴尸荒野没有完整躯干。漫天黄沙起于大漠之南,灿烂的太阳隐没在西边。汉王朝曾派遣了三十万士卒,来到此地与匈奴族“斗。只见他们纷纷“死沙场,有谁来怜悯边疆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?

注释苍苍:旷远迷茫的样子。丁零:古代北方种族名,曾属匈奴。塞:边疆要害之处。亭堠(hòu]):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。摧兀:颓败孤立的样子。西隅:西边。上:一作“下”。孤:指孤独无依的老人和孩子。▲


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211-212

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23-25

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1-59

创作背景

  本诗是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中的第三首。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,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,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,而作于后期的较多。各篇所咏之事各异,创作时间各不相同,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,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。其中其三、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(公元686年),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(公元687年)。


王 岚.陈子昂诗文选译.成都:巴蜀书社,1994:1-59

宇文所安.初唐诗.北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2014:148-180

陈子昂
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【查看详情】

猜您喜欢

论诗三十首·其四

金朝元好问

一语天然万古新,豪华落尽见真淳。
南窗白日羲皇上,未害渊明是晋人。

论诗五首·其三

清代赵翼

只眼须凭自主张,纷纷艺苑漫雌黄。
矮人看戏何曾见,都是随人说短长。

无题二首

唐代李商隐

八岁偷照镜,长眉已能画。
十岁去踏青,芙蓉作裙衩。
十二学弹筝,银甲不曾卸。
十四藏六亲,悬知犹未嫁。
十五泣春风,背面秋千下。

幽人不倦赏,秋暑贵招邀。
竹碧转怅望,池清尤寂寥。
露花终裛湿,风蝶强娇饶。
此地如携手,兼君不自聊。

每日名句:如何肯到清秋日,已带斜阳又带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