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人列表

王应华,字崇闇,号园长。东莞人。明思宗崇祯元年(一六二八)进士,仕至礼部侍郎。十七年(一六四四)归粤,辅永历帝,拜东阁大学士。帝入桂后,与函是同礼道独,法名函诸。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三二六有传。【查看详情】

释文礼(一一六七~一二五○),号灭翁,俗姓阮,临安(今属浙江)天目山人,因别号天目。年十六,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,遍参名师。历主临安广寿、净慈,永嘉能仁,安吉福泉,四明天童等刹,归终于梁渚之西丘。理宗淳祐十年卒,年八十四。事见明崇祯《天童寺志》卷六《宋天目禅师行状》。 释文礼诗,据《颂古联珠通集》、《天童寺志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【查看详情】

荣汝楫(1833--1894)。字作舟,号拙庵,清无锡人。汉璋长子。幼从王柏亭学。工制艺词章。咸丰三年(1853)邑庠生,十一年拔贡。朝考得教职,待选于家。教授里中,族中子弟及百里外。【查看详情】

张夏,字秋韶,江苏无锡人。隐居菰川之上,孝友力学。初从马世奇受经,后入东林书院,从高世泰学。积十馀年,遂入世泰之室。世泰卒,其子弟相与立夏为师,事之如世泰。汤斌抚江苏,至东林,与夏讲学,韪其言。延至苏州学宫,为诸生讲《孝经》、《小学》。退而注《孝经解义》、《小学瀹注》。【查看详情】

李桢,字维卿,号克庵,安化(今甘肃省庆城县)人。明穆宗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,初任高平县知县,后调回朝廷任御史。明神宗万历初年,傅应桢因向神宗皇帝直言上书,招致神宗皇帝震怒,下诏书将傅关进监狱。李桢会同御史乔岩、给事中徐贞明,相联拥人监狱看护傅,又引起神宗皇帝的不快,按同罪论处,被贬为长芦盐运司知事。后相继调迁为归德推官、礼部主事、顺天府府丞。【查看详情】